我不看好互联网企业的合伙人
发布日期:2017-09-27
吴春波
“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是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人力资本的价格怎么定,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定不了价,你就没法置换成股权。”
刚才彭老师谈到阿里巴巴和陌陌之所以在美国上市,是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即它通过一套制度设计使这个企业治理结构不一定是按股权多少来确定决策权。这些都是事实,但对此我有个疑问:这套制度保护的是人力资本合伙人还是创业家、企业家?我认为它保护的是创业家、企业家,或者是称为创业团队、企业家团队。
但是,创业家群体是人力资本合伙人吗?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合伙人?
说起“人力资本合伙人”,我能想到的符合这个概念内涵是两个实践案例。第一个是沃尔玛的合伙人。沃尔玛不称员工为雇员,也不称员工,他们称为合伙人。这种合伙人虽然不一定在资本结构上体现,但是沃尔玛以“合伙人”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共同事业和共同愿景。第二个是晋商。晋商可能是世界上员工持股计划的发源地,因为现代员工持股计划是从1958年才开始做,但是我国晋商早在19世纪就实行了顶身股。顶身股就是伙计们可以有身股,然后分享利润。
那么“人力资本”这个词怎么冒出来的?这有两个背景,一个背景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另一个是IT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两个时代背景使得知识真正开始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价值创造的要素中慢慢突显,超越了劳动,也超越了资本。
但是,人力资本合伙人到底“合”的是什么?彭老师刚才总结了,第一个是合愿景,我非常同意。大家“臭味相投”,认同这个事这是合伙的基础。很多公司早期创业都是找同学、找老乡,就是和周边的人彼此有了解和信任基础,相对容易找到有共同愿景的人。第二个是合事业。就是合的是一件事,大家都觉得这事愿意做、值得做,共享事业、共同经营。第三个就是共享未来的利益。创业时赚不赚钱大家都搞不清楚,但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要快速脱贫、要赚钱、要实现财富自由,即对未来利益的预期是一致的,这也是愿景的一部分。
那么,从资本的角度、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到底怎么体现人力资本合伙人的意义和价值?比如,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是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人力资本的价格怎么定,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定不了价,你就没法置换成股权。众筹也要面对这个问题,因为参与众筹的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刚才说的众筹小菊咖啡,虽然彭老师和另外的一个人都出一样的钱,但我觉得这可以说是对彭老师人力资本价值的一种不承认。因为彭老师参与的话对这个项目的影响肯定会和其他人不一样,但他享受的却是一样的回报。
定价的问题,即人力资本究竟怎样在货币资本上得以体现?《澳门皇冠国际赌场首页登录》里有句话叫“劳动、知识、资本和企业家创造价值”,把企业家放在了最后,也说明劳动还是基础,没有劳动就不能体现人力资本。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衡量方法还有待探索。